照顧異位性皮膚炎有四大法寶:保濕,避免過敏原,止癢,抗發炎藥膏。
● 每天要多補充水分,洗澡時最好泡澡十分鐘以上(但是水溫不可太高)。
● 洗澡不可以用肥皂,若是嬰兒可以用清水清洗就可以了,也不要用力搓,把身體保濕的表皮都搓掉了。
● 洗髮精會把頭皮的保濕油脂洗掉,最好也避免。
● 如果較大的孩子玩得全身髒兮兮,可以用沐浴乳重點洗腋下、胯下、和腳。其他地方用清水即可。
● 泡完澡後要勤勞的給孩子擦保濕的乳液。擦的乳液越油,就越保濕;擦的乳液越清爽,就越不保濕。不過,雖然凡士林是最油最膩的物質,卻會把您孩子的毛細孔堵住,反而會使症狀惡化,不太適合。
● 三個名詞:Ointment(膏),Cream(霜),lotion(乳液),越後者越不油。「霜」用在白天比較不會黏黏的,「膏」用在晚上,加強保濕效果。
● 如果您的孩子正在急性發作,已經在擦類固醇藥膏的話,要先擦類固醇,再擦保濕乳液。
● 夏天可以每天保濕一次,冬天則是兩次以上(最好三至六次)。好的保濕可以減少約百分之五十的類固醇使用。
● 盡量選用無香料的產品,還有網路上搜尋其他家長的使用經驗,不要看到誰貴就買誰,不見得好。
孕期補充「益生菌」可預防寶寶異位性皮膚炎
目前有不少研究指出,在媽咪懷孕期間或寶寶出生後餵食母奶期間,媽咪服用針對過敏調節的「益生菌」,具有預防嬰幼兒發展為異位性皮膚炎的效果,且促進嬰幼兒腸道發炎的危險因子也會下降。
延伸閱讀
異位性皮膚炎&亞麻油酸及次亞麻油酸
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照護,生活注意要點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